流水号 |
27 |
编号 |
(2016)年第 70 号 |
届次 |
十五届五次会议 |
类
别 |
城乡建设与管理 |
主办单位 |
住建局 |
协办单位 |
|
案由:关于强化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的议案
|
领衔人 |
联系地址或单位 |
联系电话 |
黄永军 |
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|
13773345489 |
附议人 |
联系地址或单位 |
联系电话 |
秦玉华 |
县住建局副局长 |
15052569699 |
华志坚 |
森萨塔科技有限公司(宝应)生产总监 |
13952702688 |
许 蓉 |
桃园小学德育处主任 |
13773336589 |
陈婷婷 |
团县委副书记 |
15152711719 |
陈永霞 |
县民政局老龄工作科科长 |
15952527919 |
邴立秋 |
县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副主任 |
15995107055 |
华占红 |
县城管局环卫处城北环卫所路段长 |
13852565138 |
陆 钰 |
县教育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 |
13921917798 |
姜宗娣 |
画川高级中学副校长 |
15995109518 |
陈志勇 |
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|
13852510008 |
处理
意见 |
大 会
主席团 |
|
县人大
常委会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注:⒈代表提出议案,须有十人以上联名提出;
⒉请一事一案,用钢笔书写或打印,字迹要清楚,具体内容请另附页(A4)
地下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已成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“生命线”。随着宝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,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,地下管线的分布种类和数量也迅速增加。长期以来,由于种种原因,我县地下管线管理手段和水平滞后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,主要存在以下问题:一是管网建设规划滞后。城市发展与管网规划滞后的矛盾突出,管网建设被动跟着地面建设跑,管网规划也没有跟上城市建设的步伐,没有形成统一地下管网综合规划,管网规划也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。二是管线埋设布局混乱。我县城市地下管网涉及规划、建设、交通、电力、燃气、自来水、通讯等众多行业,投资主体多,在进行路面开挖、管网铺设、管网连接时,相互交叉、相互干扰、相互破坏的状况时常出现,而且由于各行业管网建设各自为政,建设不同步,最后造成管线埋设、管理混乱,导致地下管网建设重复开挖、重复建设现象多,给城市发展埋下隐患。三是监管协调难以到位。目前,我县地下管网建设管理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规划、报建、审批、勘测、验收备案以及资料归档管理流程,统筹协调不到位,长效管理机制缺失,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,存在规划难、建设难、协调难,从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和管理。在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监督管理环节上,缺乏完善的法规管理制度,缺乏宏观战略考虑,缺乏长远规划及年度建设维修计划,短期行为多,重复投资、重复建设、重复开挖现象多。四是档案资料管理薄弱。我县地下管网建设的归档机制不完善,缺少有效的制约措施,导致全市地下管网资料不全,现状不清,标志不明。
从我县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看,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已十分重要和紧迫。为此建议:
1、落实措施,完善总体规划。结合我县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和总体规划,对现有管网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,加快完善现有管网的基础资料。在注重各行业现有单项管网规划的基础上,尽快落实完善城市综合管网总体规划,尽可能做到科学规划,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,具有前瞻性、系统性和可操作性。在规划过程中要立足现实,特别注意与旧城改造、新城开发及道路建设相结合。严格编制好各部门具体建设详规和管网分项规划,做到规划统一。
2、理顺体制,设立专管机构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涉及到规划、建设、市政、建设、城管、施工企业、产权单位等众多部门,必须加强协调、分工合作、密切配合,形成合力。为了确保地下管线长效机制的有序、高效管理,需进一步理顺建设管理体制和管理流程,针对目前管理部门多,协调统一难的问题,建议成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专业机构,配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队伍,统筹城市管网的规划、审批、建设、档案管理和道路管线事故的监察处理等各方面工作。只有建立了统一的权威管理机构,才能协调好各方关系,搞好地下管线的管理,形成良性循环,更好的为城市规划、建设和管理服务。
3、严格审批,加强监督检查。强化审批程序管理,严格规划许可和掘路审批。凡不符合城市地下管网整体布局和地下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,不予审批,不予建设许可;新建、改建、扩建后交付使用未满五年或大修后未满三年的城市道路不得挖掘,杜绝计划外的道路和管线随意施工。加强监督检查力度,建议组建地下管网综合执法队伍,经常组织开展综合执法检查活动,加大对诸如擅自开挖道路、施工不文明等行为的监管、查处、处罚力度,依法处理管网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。
4、完善制度,强化依法管理。建议尽快制定《宝应县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办法》,建立严格的信息更新和档案归档制度,强化对地下管线建设的有效制约和处罚措施,切实做到从工程建设源头到地下管线档案形成全过程的依法管理。将管线的查询、告知、施工、移交、预验收等管理流程制度化,法制化。完善相关法规制度,引导各施工单位、管线单位将履行有关法律规定变成自觉行为。
5、建全档案,实现信息共享。对我县城市管网现状进一步普查核实,及时采集新建的地下管线数据,建立建全地下管网档案资料,并更新管线数据库,全面准确掌握各类数据,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信息库和管网地理信息系统,建成一个“信息内容丰富、更新维护及时、共享交换便捷”的综合信息平台,并免费开放信息平台,方便施工单位,管网使用单位查询使用,做到地下管线信息数据最大限度开放和应用。
6、创新思路,推广综合管廊。积极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,在宝应逐步推广地下综合管廊建设,集中敷设电力、通信、广播电视、网络、给水、排水、热力、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,构建完备的城市经络和血脉,不仅可增强承载能力、提高服务水平、节约城市土地资源,而且减少城市道路开挖、改善道路交通状况、延长市政管线寿命、节约地下空间资源、预留发展空间,彻底告别 “马路拉链”等城市病。要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,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,通过特许经营、投资补贴、贷款贴息等方式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。同时,要拓宽管廊建设运营企业融资渠道,强制相关单位管线入廊,并适当交纳相关费用。另外,政府部门还要优化相关行政许可手续的办理流程,提高办理效率,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,进一步提升宝应城市形象。
|